本報記者 任利 見習記者 王依/文本報記者 孟宇光 見習記者 霍艷恩/圖
  7月5日23時58分,在醫大四院腫瘤內科病房裡,52歲的安雪林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,他的眼角膜和遺體無償貢獻給了醫療事業。兩年前,安雪林、孫桂林夫妻倆申請成為了遺體捐獻志願者。今年年初,安雪林患上食道癌。撫摸著志願者證,妻子孫桂林說,即使再不舍,她也要實現丈夫最後的心愿,等到她告別這個世界時也將同愛人一樣,將眼角膜和遺體無償捐獻。
  夫妻雙雙簽下遺體捐獻申請
  安雪林是一名退休職工,妻子孫桂林今年51歲,是一名退休棉紡工人。2012年6月的一天,安雪林跟妻子孫桂林商量,希望夫妻倆離世後將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出去。當年的7月16日,安雪林從石家莊市紅十字會遺體捐獻志願者工作站領回了《遺體捐獻志願者申請表》和《捐獻遺體眼球志願書》。
  怕家人接受不了,夫妻倆從未透露過捐獻遺體的事。事實上,安雪林的母親早就知道了這件事,“有一回他們說漏嘴了,我就知道了。”77歲的老太太非常開明,她告訴記者,她從一開始就支持兒子的決定。“有什麼好瞞的呢?在醫院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,見慣了生離死別和無能為力我知道國家有這個需要。”
  此後兩年裡,細心的安雪林將表格和證書鎖在了保險柜里,彼時,他的身體強壯,連感冒都很少得。孫桂林也從沒想過,會這麼快就再見到那個鮮紅的小本子。
  丈夫病危前唯一的一句話
  2014年1月的一次體檢中,安雪林被診斷出患上食道癌住進了醫大四院。醫生告訴安雪林,由於食道內的腫瘤緊挨著大動脈,只能進行保守治療。
  在放化療期間,安雪林的身體每況愈下,到了後期進食越發困難。7月5日下午,孫桂林回家為丈夫拿衣服。但她怎麼都沒想到,當她再次踏進病房時,醫生正在對安雪林進行搶救。見妻子走近,安雪林張口第一句話就是“我快不行了,趕緊給紅十字會打電話。”之後不久就陷入了昏迷。
  孫桂林也埋怨過,彌留之際,病床邊上圍著他的母親、愛人和兄妹,但除了那句通知紅會,丈夫沒有給家人留下一句話。
  也正是為了那句話,家人還是通知了眼科醫院和市紅十字會。11時58分,醫生停止了搶救,宣告病人死亡。工作人員在取走安雪林的眼角膜後,將遺體送上了車。不舍的一家人坐著計程車,一路跟到了工作站。那是孫桂林最後一次與丈夫的見面,她知道,從下一刻起,她就再也見不到丈夫了。一本紅色的《志願捐獻遺體紀念證》是丈夫留給她最後的“禮物”。
  妻子也將無償捐獻遺體
  既然遺體已經捐獻,孫桂林決定不設靈堂、也不舉行告別儀式,安安靜靜地送丈夫離開。儘管如此,每天還是有很多親戚朋友登門弔唁,在大家眼中,安雪林是個“不能再好的性情中人”了,得知他選擇了遺體捐獻,朋友們對他的尊敬又多了幾分。
  7月8日一早,孫桂林和朋友們再次來到了志願者工作站。這裡是遺體捐獻者墓碑的集體安置地,家屬可以為逝者選擇一處碑位,孫桂林決定以這樣的方式給丈夫“圓墳”,彌補心中的遺憾。
  工作人員告訴孫桂林,11年來,石家莊遺體捐獻志願者有1400多人,但到目前為止,兌現承諾的只有78例,安雪林就是這78人中的一員。“如果有孩子,我還能有個寄托,可現在什麼都沒有,我心裡沒著沒落的。”年輕時,由於一次宮外孕,孫桂林差點發生意外,從那之後,安雪林再也沒有提過要孩子的事情。“既然沒有孩子,我就儘力照顧好老人。”孫桂林說。此時,窗外正瀰漫著雨水穿林打葉的聲音,而屋內卻陷入了沉默。一旁的老人安靜地翻起了報紙,妹妹安海榮則帶著女兒珊珊陪在兩人身邊,一家四口都沒再說話,仿佛不想驚動心裡那份不舍與思念。
  再過幾天,孫桂林打算去選塊墓碑,用黑字刻上安雪林的名字,再用紅色的字刻上自己的名字,用這種方式與丈夫相依相伴。若干年後,在她追隨丈夫的腳步時,她也要兌現自己的承諾,將遺體捐獻。“這是他的心愿,也就是我的心愿。”
  (原標題:五旬夫妻雙雙志願捐獻遺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m84xmynu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